2013年3月,深圳市宣布废止LED产业规划政策,外界一度将之解读为避免出现第二个“光伏”。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就LED企业近况进行了调研。从一线的情况来看,今年以来,LED背光和照明市场需求旺盛,芯片、封装和应用厂商订单饱满。部分企业家和行业分析师认为,LED爆发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接下来将迎来七至八年的繁荣期。
LED产业空间巨大,照明市场暴发临近
来自LED一线企业家,认为“产业暴发在即”。兆驰股份董事长顾伟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LED产业成长空间巨大,成为第二个光伏绝无可能”。原因在于LED属于消费类电子,消费类电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非常广泛,市场极其广阔。他判断,LED市场大爆发的临界点已近,未来七到八年将迎来产业繁荣期。
事实上,由于芯片和散热材料成本过高,长时间以来,LED产品尤其是照明产品的应用广度受到了制约。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初,LED照明购置成本是普通节能灯的7-8倍,是带调光功能节能灯的2倍。比如,欧美主流品牌厂商的LED照明产品售价为19美元/千流明,而普通节能灯仅售2.5美元/千流明,带调光功能节能灯也只要10美元/千流明。
但据记者了解,LED照明可节省成本的地方很多,空间不小。例如,未来芯片有望继续下降20%,散热铝材能省30%。顾伟表示,“随着芯片继续降价,同时,芯片发光效率提升,散热装置大量简化,LED照明产品价格正在不断逼近节能灯。”
来自商家的报价印证了这一点。根据2013年5月京东商城数据,某照明品牌800流明的产品(等效60w白炽灯亮度)售价仅为50元人民币,折合为10美元/千流明。如果考虑到出口退税的因素,出口售价约为9美元/千流明。这已经可以和带调光功能节能灯“分庭抗礼”了。
华西证券分析师顾怀怀在研究报告中预计,LED光源到2014年初即可下滑到15美元/千流明,部分激进的亚太地区照明厂商的光源价格将降入8美元/千流明。大概2-3年,LED照明产品成本便会下降到对全球节能灯的大规模替代的临界替代点(5美元)。
他推断,LED照明市场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或者明年第一季度爆发。分产品看,LED对传统光源产品大规模替代可能率先在商用照明领域尤其是需要调光功能的细分市场展开。分区域看,欧洲和日本等工商业电价较高地区可能率先启动。以日本为例,使用LED光源较普通节能灯多出的成本,2年就能收回。“预计2015年初,欧洲和日本的家用LED照明市场将启动。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工商业照明市场也会启动。”
成本下降空间仍存,品牌厂商优势明显
虽然LED市场空间很大,但是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品牌厂商和山寨厂商搏杀激烈。一些山寨产品甚至较品牌厂商更具价格“优势”。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具备生产规模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的品牌厂商将最终胜出。首先,较之于山寨厂商,规模型企业在芯片采购中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其次,品牌厂商在产品设计工艺上,技术创新方面更具竞争力。山寨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主要原因是采用了廉价芯片和驱动电源,同时散热装置也存在偷工减料。
事实上,兆驰股份早在2010年就开始筹划LED产业,并设立子公司深圳市兆驰节能照明有限公司,拟发展LED封装、电视背光和照明业务。2011年,公司正式启动LED封装、电视背光和照明生产。下半年,公司便实现了电视背光源全部自给;照明产品取得了和欧普、三雄激光(日本)、TCL灯具、三菱化学(日本)、超霸电子GP(欧洲)等一线品牌的合作。当年LED收入达2.7亿元。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当年销售上规模。
从目前国内LED生产企业营收构成来看,大部分收入来自国内市场,并且多数与政府工程有关。顾伟认为,兆驰与之相比具备三大方面的不同。首先是自身巨大的电视背光需求。他说,和其他LED企业要经历从胚胎、婴儿,再到成人的生长过程不一样,兆驰自身对电视背光的需求很大,所以,公司LED产业一出生就是“成人”。其次是“以技术创新降成本”的传统。他说,围绕降低成本进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兆驰的企业基因。“这是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电视ODM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我们将在LED业务中同样发挥这方面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再次是稳固的海外客户资源。经过多年打拼,兆驰在海外市场沉淀了大量稳固的客户资源,包括品牌商和卖场客户。公司开展LED业务将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过去两年的情况看,兆驰LED照明业务正是从海外市场首先突破,进而高奏凯歌的。
截至2012年底,公司照明产品除与2011年的前述老客户继续合作之外,还新增了浙江阳光、韩国兼松、喜万年、Lidl、TCL、庄臣及鸿雁电器等。电视背光产品除了自用之外,还向其他电视机厂商及专业电视模组厂商供货,创维、熊猫、清华同方,以及帝光电子、台湾辅祥等。封装产品除了自用,还向深圳拓邦、雪莱特、达进东方、上海亚明及浙江阳光等供货。
顾伟表示,现在的LED就像2006、2007年的电视,你只要投入进去全力去做,这个产业会发展很快,因为市场无穷大。公司考虑未来将资源向LED倾斜,不断拓展海内外优质客户,快速提升产能,将LED变成公司的第二大业绩引擎。收入要做到公司营收的50%,甚至更多。
- 上一篇:地板企业如何抢占先机夺取市场制高点?
- 下一篇:国内建筑保温材料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